新零售网 > 消费 >

夏日经济“热”力十足助燃服务消费再升级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5-06-23 08:17   阅读量:14821   

“我今天是来集章的,也顺便看看暑假还能去哪儿玩。”6月21日,2025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现场人头攒动,一位大学生向《证券日报》记者展示着手中的手账本,上面盖满了全国不同省份的文创印章。

此次博览会期间,各大展台前都挤满了游客,他们或品尝特色美食,或了解特色旅游路线,集章打卡、人偶巡游、主题演艺等活动给他们带来满满体验感。

事实上,全国各地的夏日经济已展现出十足“热”力。在江苏盱眙,第25届盱眙龙虾节已于6月12日开幕,来盱眙吃小龙虾的游客络绎不绝;在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游客们畅玩丛林飞旋、木筏远征、桂林之眼摩天轮等超高人气项目;在长沙,夜爬岳麓山、观赏橘子洲夜色之美成为夏日游客打卡的新方式;在广州热雪奇迹,岭南人避暑不仅有荔枝,还可以踏上雪道,体验夏日冰雪游。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应抓住夏季消费窗口期,加大政策力度,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服务消费品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消费需求扩容升级

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突出

“近年来,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市场规模全球第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介绍,随着扩大内需战略和“投资于人”政策落地,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保障不断加强,中国正在加速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1月份至4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0.1个百分点。

同时,随着消费需求扩容升级,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特点尤为突出,消费者从“满足基本需求”向“追求生活品质”转变。除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基础性消费外,文化娱乐消费、旅游消费、体育消费等改善型服务消费,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文化娱乐消费方面,“情绪消费”成为新热点。不少年轻人愿意为一场演唱会或者音乐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直播间里,LABUBU等盲盒玩具的稀缺款受到消费者抢购;电商平台上,能够解压的硅胶“捏捏乐”以及售价0.5元的“爱因斯坦的脑子”等虚拟商品受到年轻人欢迎。

旅游消费方面,上市公司积极推进暑期出游产品销售。众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零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5年暑期出游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70%,暑期GMV(商品交易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80%左右。其中,亲子客群占比预计将超六成,成为暑期消费主力军。

小众目的地受到游客青睐。美团副总裁、酒店旅行负责人李锦飞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今年以来,在异地游客增速排名前列的旅游目的地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小众旅游地占比高达80%。儋州、阿勒泰等县域目的地关注度激增。异地出游场景下,30岁以下用户的占比达44%,他们对文旅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年轻消费者愿意走得更远,其中,300公里以上的“中长线游”需求增速超15%。

服务供给能力提升

新兴消费业态不断涌现

随着居民消费需求攀升,“夜游+”“演艺+”“赛事+”等复合式消费场景不断涌现,推动消费链条延长和价值提升。扩大商旅文体融合消费成为各地发展服务消费的重点方向。

4月3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继续开展广东文旅消费季惠民补贴活动,举办“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跟着美食去旅行”等文旅促消费活动。

“苏超”的火热也让“赛事+文旅”成为多地开发消费新场景的抓手。6月份,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发布的《辽宁省文体旅融合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提出,对于举办职业体育赛事,根据项目类别、商业价值等,经评审,予以30万元至300万元的办赛经费补助,其中“首赛”给予额外补助100万元。

在暑期,不少地方结合本地资源禀赋,打造特色文旅融合场景,推出差异化旅游体验。“目前年轻人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我们推出了碾中药、做香包、定制花草茶配方等体验活动,吸引了很多大学生来研学游,感受中医药文化。”亳州养生会客厅招商负责人章帅向记者表示,他们结合当地的药材资源和中医文化,在开发新中式茶饮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同时,也积极发展“药膳+文旅”“产业+研学”。

“在新消费形势下,政策及企业层面既要抓住暑假时机,充分挖掘暑期旅游、夜间经济等传统夏日消费模式的巨大潜力,又要抓住研学游、邮轮游、情绪经济等新经济业态的爆发式增长窗口,将其与传统消费模式融合,大力发展复合型消费场景,推动服务消费不断推陈出新,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认为。

多方合力优化环境

推进服务消费增长

相较于已经比较成熟的商品消费市场,目前服务消费市场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进一步推进服务消费市场增长?

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看来,首先,服务消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罗志恒认为,服务消费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收入弹性高、供需同步性、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明显、难以标准化复制和远距离运输。因此,需要从四方面入手:更稳定的收入增长支持、更多闲暇时间、更集中的人口和更家庭化的消费场景、更强的供给能力。

其次,服务消费的政策环境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旅游、住宿业标准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个性化、精细化服务能力不足。高品质度假产品、文化体验产品、康养旅游产品等细分市场供给相对薄弱,同质化竞争激烈,难以匹配消费升级需求。”罗志恒建议,优化服务消费和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放开文旅、医疗、养老、教育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并强化监管,促进优胜劣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另外,要为服务消费提供更多金融支持。这一点成为受访专家的共识。

今年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提到,设立5000亿元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与制造业不同,服务消费相关行业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步发生的,金融机构需要将金融服务嵌入服务消费场景,围绕服务消费不同场景提供创新性的支付结算、消费信贷等金融服务,不断提高获客能力和客户黏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婧表示。

“针对服务消费领域,强化信贷支持力度。”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建议,消费贷余额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拉动新增信贷2000亿元以上。随着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例的不断提升,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符合监管要求的背景下,针对服务消费领域创新产品,适度扩大居民消费贷规模,降低消费贷利率,拉长还款周期。

展望未来,服务消费有望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高盛研究团队在6月初发布的研报认为,近期的政策措施已转向提振服务消费。服务消费在中国家庭消费中仅占46%,相比发达国家约60%的占比确实偏低。未来消费领域的高潜力增长点可能在于服务消费。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岚图FREE+正式下线将于6月24日预售 2025-06-22 04:58

向往M8乾崑首批车主交付时刻,MPV可以乾崑到什么程度? 2025-06-22 01:58

最高涨超100%!顶级私募、国际金融巨头重金押注! 2025-06-21 21:14

政校企联动育才2025上海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大会在松江举办 2025-06-21 18:48

河海大学学生团队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发展新路径 2025-06-21 17:16

光明地产5月为下属公司提供对外担保约0.68亿元 2025-06-21 15:04

远东股份实际担保余额达73.89亿元 2025-06-21 13:07

6月20日起,广惠、广肇城际铁路推出“计次票”“定期票” 2025-06-21 11:20

“向内变,向外为”锦江酒店中国区再获“年度旅游住宿业特别贡献企业 2025-06-21 09:43

长缆科技拟发行不超过5793.23万股募资不超4.6亿元 2025-06-21 06:18

续航460公里"全能王"福田卡文乐福引领Van类乘商并举 2025-06-21 00:27

打破民企出海传统服务模式,这个海外园区服务站设进了浦东 2025-06-21 00:19

有机奶粉和普通奶粉的区别:家长选奶必看指南 2025-06-21 00:00

沃尔沃卡车推出升级版沃尔沃动态转向系统提高道路安全性 2025-06-20 22:38

特斯拉在中国大陆首个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签约 2025-06-20 21:33

?全球首发!DF锂电池“智享”无忧驻车生活 2025-06-20 19:51

马萨诸塞大学发明新型全硅计算机视觉硬件推动传感器内视觉处理技术进 2025-06-20 18:33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质量素质提升活动的通知》 2025-06-20 14:43

5月出口量榜:比亚迪首破8万辆创新高,特斯拉大降22% 2025-06-20 11:02

2026款零跑C16购车指南:6座家用标杆与5座全能新贵如何选? 2025-06-20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