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 发布时间:2025-10-30 19:28 阅读量:14139
面对4000点,基金经理们立场鲜明:有人坚信AI浪潮方兴未艾,有人坚守内需价值,还有人重构资源品逻辑,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投资价值观
编辑|郭楠 陆玲
2025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盘中突破4000点关口,创下2015年8月以来新高。
指数上行的背后,是市场结构的深度分化。在人工智能、内需消费、有色金属等关键领域,投资逻辑出现明显分歧。近期密集披露的公募基金三季报显示,基金经理在AI估值水平、内需复苏进程、资源品战略定位等核心问题上观点不一。
鹏华基金陈金伟在季报中写道:“如果没有未来的行业真的没有未来,那么有未来的行业也不会有未来;如果有未来的行业真的有未来,那么没有未来的行业也会有未来。”这段看似绕口令般的论述,揭示了成长与价值风格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市场参与各方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知,将成为影响四季度走向的重要因素。
AI:共识与分歧
AI是今年无法回避的核心投资主题。从三季报来看,基金经理们普遍承认其作为颠覆性技术的产业趋势,但在具体操作上,却划出了清晰的界限。
一派是坚定的乐观主义者。财通基金金梓才在报告中明确表示,市场“严重低估了海外算力整个板块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和成长空间”。他管理的产品大幅超配海外算力板块,并认为视频推理需求的加入,意味着当前算力需求的增长“可能仅仅是刚开始”。
易方达基金陈皓和广发基金吴远怡也持相似观点,认为AI正从训练端驱动进入“训练与推理双轮发力”的新阶段,相关算力、存储及硬件产业链将持续受益。
在乐观的共识之外,也有基金经理表达了对估值与风险的担忧。中欧基金冯炉丹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和深度研究,其在季报中强调,当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过前期较大幅度的上涨,AI板块整体估值已不再处于低位区间,部分热门概念股的估值甚至包含了对未来多年高速成长的乐观预期。
“当前投资机遇与风险并存,机遇在于AI技术正处于加速迭代和商业化落地的黎明期,产业天花板极高。但风险在于,高估值意味着对业绩兑现的要求更为苛刻,也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流动性及宏观因素变化的冲击,板块波动性会显著加大。”冯炉丹建议投资者分散投资,将AI板块作为整体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力求在享受AI行业成长红利的同时,通过在不同行业和资产类别间的分散配置,平滑投资组合的收益波动。
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则将这种谨慎表述得更为具体。他认为,在估值开始向2026年业绩切换的时点,部分投资者对行业长期景气度开始产生疑虑,理由是“尚未在终端应用领域看到AI模型的广泛渗透”。同时,技术路线的快速迭代也给未来竞争格局带来了不确定性。他强调,面对技术浪潮,需要“大胆假设的同时小心求证”。
最为极致的分歧,则体现在是否参与这场盛宴上。陈金伟坦言,因未持有科技股,其产品在本阶段大幅落后。他认为更多是底层价值观的分歧,“我们不相信我们能跟踪到或者把握到这个股价向下的拐点,我们的代价就是我们基本上会踏空所有泡沫的机会”。
银华基金的焦巍则更为直接地坚守其“不参与”立场。他在季报中强调,越是“牛市”思维盛行,越需要避免被叙事裹挟。他重申了其投资体系的基石:投资对象必须商业模式简单、估值便宜、现金流充沛。“市场周期的本质,不在于对新兴事物的准确把握,而在于人类的遗忘。”他写道,真正的挑战是在繁荣中牢记“古老的教训”。
内需消费:在低迷中寻找曙光
与科技板块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需消费板块的整体低迷。不过,在持续的疲软中,部分基金经理看到了布局的时机。
易方达基金张坤认为,当前市场的悲观情绪线性外推了短期的困难,而忽视了长期的结构性因素。他表示,中国仍是人均GDP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在主要经济体中处于低位,提升概率远高于下降。
“在基础概率上,中国的内需消费市场长期仍是投资的沃土,而当前较低的估值水平提供了充足的安全边际。如果企业依然满足投资标准,我们会充分理解‘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和收益分布的不均匀性。我们相信,企业经营不断累积的自由现金流将反映到内在价值的积累中,而不断增长的内在价值终将投射到市值的增长中。”张坤在三季报中写道。
嘉实基金吴越提出了更明确的拐点判断。他认为“持续四年的消费熊市已经结束”,并认为从政策面、交易面到基本面,均呈现出见底迹象。经过季度回调,板块估值性价比再次回到过去四年的极高区域。
吴越认为,此轮内需行情正在从左侧、结构性逐步转向有基本面支撑的右侧、全面性行情,新消费为代表的成长+传统消费为代表的价值线索都有望进入投资窗口期。“2025年-2026年的内需资产拥有丰富多彩的投资机会,从历史规律来看,作为财富效应、宏观经济的中后周期板块,牛市背景下消费赛道的行情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在操作层面,基金经理们更侧重于结构性调整。易方达基金萧楠调整了其基金的消费行业持仓,增持了“能够珍视品牌价值、主动求变”的白酒公司,并增加了对美出口的汽车零部件配置。
陈金伟则将目光投向了服务消费。他认为,服务消费受制于“时间约束”而非单纯的“收入约束”。他举例说明,随着平均工作时间的缩短和假期制度的优化,类似于老年人退休后旅游需求爆发的逻辑,更广泛人群在旅游、游戏、影视等方面的需求将得到释放。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乐观。易方达基金郭杰表示,其组合因超配食品饮料、银行等内需相关资产而处于“逆风期”。他选择保持克制,不愿在高估值下冒着亏损风险参与短期博弈,并做好了“短期内相对表现可能继续承压的准备”。
资源品:地缘政治下的逻辑重构
万家基金叶勇在其篇幅颇长的报告中,详细梳理了历史上三波“资源民族主义”浪潮,并提出当前以绿色转型为背景的第三波浪潮,核心特征是对关键矿产资源的争夺。“后市投资中,我们需要高度关注‘资源民族主义’对于资源品尤其是有色金属资源的重大影响。”
叶勇认为,资源国通过出口管制、增税、技术捆绑等方式强化控制,这将成为影响全球供需平衡和价格的关键变量。叶勇以刚果对钴的管控导致价格飙升为例,论证了供给端政治行为对价格的巨大影响。基于此,他的基金将资源主题作为核心,重点配置了工业金属、贵金属、小金属和油运。
这一逻辑也获得了其他基金经理的呼应。萧楠在其产品中增配了对美元敏感的铜、金等金属。万家基金黄海亦认为,在制造业产能周期出清的过程中,煤炭、有色等红利性周期资产因其低市净率、高现金流而具备攻守兼备的特征,是未来长线资金必然增配的方向。
“中期看,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或从房地产周期转向制造业的产能周期,未来扩内需和‘反内卷’政策大概率协同发力。”黄海认为,虽然当前在高风险偏好增量资金入市的背景下,高弹性的成长板块获得了更多的估值溢价,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在2014年-2015年、2020年-2021年两轮牛市中,传统红利周期板块并不缺席,并且最终取得可观的绝对收益。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 2025-10-30 15:11
International和PlusAI合作加速NVIDIADR 2025-10-30 14:33
威孚智感发布第六代毫米波角雷达,以高性价比推动智能辅助驾驶感知平 2025-10-30 12:46
首位任务!“十五五”为何将实体经济摆在最前? 2025-10-30 12:17
即将以满格气场登陆全国门店深蓝L06即将开启预售 2025-10-30 11:43
热销破万全新上汽奥迪A5LSportback限时礼遇倒计时 2025-10-30 10:37
领克08白车身进驻清华实验室中国汽车安全技术领跑全球 2025-10-30 09:05
广东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超2万个,农村覆盖率近七成 2025-10-30 08:58
电动化格局生变?又一车企迎来“宁王”强援 2025-10-30 08:02
“退役”公交车变身“养老助餐车” 2025-10-30 06:50
佐治亚理工学院设计出由人造肌肉控制的柔性透镜有望让软体机器人“看 2025-10-30 04:54
比亚迪首款电动轻自动车亮相日本 2025-10-30 04:16
比亚迪首款纯电K-car亮相日本 2025-10-30 01:34
前三季度中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高位 2025-10-29 18:39
“十四五”期间安徽外贸总值居中部第一 2025-10-29 15:34
共襄林木业高质量发展盛会——写在2025年世界林木业大会开幕倒计 2025-10-29 14:00
泰州学院举办“梦启泰院薪火相传”2025年主题歌会 2025-10-29 12:30
《御霄踏剑行》——一场跨越时空的仙侠传奇 2025-10-29 12:03
重磅推荐!史诗级仙侠巨作《御霄踏剑行》震撼来袭! 2025-10-29 11:00
吴永辉,字节大模型1号位 2025-10-29 10:57